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危机远比美国要麻烦的多-九游会登录j9入口

王庆的观点: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最近撰文称:正在席卷主要工业化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已经对这些国家的金融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但中国却可以幸免于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他基于的理由是:

“首先,中国已成为储蓄的净输出国,这从最近几年稳定的、数量可观的经常账户顺差就可见一斑。因此,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其杠杆化效应大大低于世界其他地方,这反映在极低的外债水平上。

第二,持续性经常账户顺差所造成的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得国内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仍然泛滥。

第三,归功于对资本账户的控制,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中国中央银行对外进行高质量和高流动性的证券投资。

第四,各经济部门(如家庭、企业和政府)之间的金融联系主要是以传统的商业银行为媒介,因此非常简单和清晰,特别是与美国高度证券化的金融市场相比时。

第五,家庭和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很健康。家庭和政府的债务水平低到分别只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和33%。此外,银行资本充足,流动性泛滥,贷/存款比率只有65%,是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地区最低的国家之一。”

王先生的上述观点,事实上在中国国内,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界,是很有市场的,最近央行接连的降息就是一个例证。

中、美之间所面临的问题根本是两码事:

我们知道上一周期的繁荣,事实上是完全有赖美国的消费和中国的投资的,也正是因此,学界将其称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架马车。

回顾过去十几年中美之间的联动,我们大抵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图画:美联储人为的在压低利率造成信贷的扩张,他往往误导着美国的消费者,使他们热衷于消费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消费的项目(美国的房地产业危机就是一个明证),由此当然能够形成一时间的繁荣,也正是这种繁荣通过啤酒效应传递到中国,也自然的影响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也因为啤酒效应,这种政策在中国更呈倍积放大~~~~~~我们的中央银行也人为的压低利率,从而造成信贷的扩张,也在误导商人,于是使他们热衷于投资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赢利的项目,由此,自然又造成世界另一极的一时的繁荣。但可惜的是信贷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扩张下去,一旦信贷收缩,那些本来不应该投资、消费的项目就会无以为继。

而如今中国与美国的确面临着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本来不应该投资、消费的项目将无以为继的局面。同样的导火索,引爆的结果也都是经济的衰退是失业是全面的危机,但中美之间的病因却恰好相反,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工业化国家存在经济活动重复的循环波动这个规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总会变得那么脆弱。以至最后不堪一击。周期可由总需求引起,也可以总供给的变动引起,当总供给不足的时候,经济可以直接导致衰退或萧条,同样当总需求减少也可以直接导致衰退或萧条。

我们从供给与需求角度来解析的话,就不难发现,中国与美国所存在的危机根本是两码事。 从消费的供给端来看,由于美国国民在低利率的误导下,做了过度的消费,而这种过度的信贷扩张,超出了金融体系的可承受范围,相对国民狂热的消费热情,金融机构可承作贷款的资金却出现了不足,这也正是美国当前危机的原因,流动性不足,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总供给不足,这跟1973年世界经济,因为中东战争所诱发的能源供给不足,而全面崩溃是一码近似的事情。

而反观中国,由于美国的繁荣,通过啤酒效应传递到中国,也自然的影响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也因为啤酒效应,这种政策在中国更呈倍积放大~~~~~~我们的中央银行人为的压低利率,从而造成信贷的扩张,它在误导着我们的商人,于是使他们热衷于投资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赢利的项目。但问题也就在这里,中国是一个典型性的出口型国家,gdp的40%是由出口来实现的,但现在华尔街的麻烦已经对欧美各国的wal-martstreet上的普罗大众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中国自身的本应生活在这条街上的居民,却一直被这个国家的国家意识形态所忽略的,那么作为wal-martstreet产品提供商的中国,在外需不足,内需又根本启动不了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是一种最典型不过的总需求不足。而这种情况更接近与1929年美国所面对的那种情况。 #p#分页标题#e#

也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美国当前的问题,是一种典型性的总供给不足而诱发的危机,而中国虽然现在还没有陷入危机,但他已经在承受着由于总需求下降而带来的痛苦了。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中、美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根本是两码事情。只有厘清这点,我们才能避免犯对问题认识不清的错误。

不要试图重温98亚洲金融风暴的美梦了:

这次的危机,显然已经不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了,事实上中国这十来年的无近于令人眩目的大发展,实在的说,实拜98年的风暴所赐。我们知道,在1998年之前,wal-martstreet上的产品提供商不是中国,而是东南亚各国,或者说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平分秋色。从某种意义来说,当时的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是明显的竞争对手。而就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东南亚各国却出现了金融危机,其危机迅速的扩展到政治等领域,特别是亚洲四小虎中的排头兵印度尼西亚,从而东南亚各国陷入了一个长达4-5年的挣扎期。而其终端西方世界并没有受到这场风暴的影响,甚至还得到了一些额外的利益,这也就决定了西方人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因为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而降低,甚至更趋增长,在这样的前提下,对手失去了4-5年,不正是中国意外获得的4-5年?但如今的环境显然与1998年的环境不可同日而言。

中国危机远比美国要麻烦的多:

也因此,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我是很表担忧的,原因在于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养成了对出口的过度依赖,而当前的问题也就在于被人们忽视了的一个事实,不要忘记了,中国本身的市场在欧美的wal-martstreet上。而如今华尔街的麻烦已经对欧美各国的wal-martstreet上的普罗大众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中国自身的本应生活在这条街上的居民,却一直被这个国家的国家意识形态所忽略的,那么作为wal-martstreet产品提供商的中国,在外需不足,内需又根本启动不了的情况下,严重的产能过剩才是问题。

也正因为对总需求和产能的考量,我是不能够认同王庆先生的:中国躲得过金融危机,免不了经济下滑的观点的。我认为,在短期内也确如王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金融体系因为其相对独立性,从而在近期内可以幸免于危机。问题却在于,金融体系虽然可以在近期内避免,但实体经济,特别是那些因为信贷的扩张,而被误导的商人,他们所投资的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赢利的项目,将受到正面的冲击则是不可避免的了。预计中国明年的出口增长率会从今年22%下降到10%,珠三角等地区将饱受冲击。该地区最近已经有大量工厂关闭了。本月,东莞一家玩具厂倒闭造成七千人失业,工人在政府大楼前集会追薪,这种迹象发人深省。但问题还才刚刚冒头,最近世界代工大王鸿海已经明确的对外宣布将裁员10万,台湾8大电子企业的老二光宝集团在内地的有关部门也宣布将根据定单缩编至少25%的产能。

这还仅仅只是早期的产能,而那些于繁荣顶峰时期的2006-2007年所投资的产能,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够释放出来。到那时,于中国来说,总需求不足的影响将更进一步放大。

大量的不具备竞争力,而仅仅只是由于人为的压低利率,从而造成信贷的扩张,而被误导的商人,他们的很多投资都将以破产告终。不要忘记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企业的融资渠道过于依赖于银行,这时,也就决定了,我们的金融系统也将面临严重的危机。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到2009财务年度,我们的很多银行的财务报表将会很难看,呆、坏帐率将重新站到一个高位。当金融系统发生危机时,它必然会再次的波及到实体经济。换言之,美国今天的危机是由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危机蔓延,而中国的危机,将会是由实体经济危机波及金融体系,而金融危机又将再次的蔓延到实体经济。

而对于这次危机的肇事者美国来说,只要把他金融体系里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予以解决,那么他的麻烦也就基本上解决了,但中国就远没有这么“幸运”,在出口之路断绝后,他需要的却是国内市场;对于欧美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时间,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根本没有时间,因为建立一个足够与当前产能匹配的国内市场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p#分页标题#e#

到目前为至中国的发展还是过于集中在投资和出口领域,内需严重不足。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会畸形呢,为什么内需就提不起来呢?原因就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甚至于缺失,整体工资及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缓慢,再加上‘未雨绸缪’‘自保意识’等,将决定,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保障性储蓄主导国人的消费、投资结构及行为。从而进一步加剧国人的日常消费支出的减少,这种现象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进一步畸形化和内需不足。要想解决中国经济危机的根本之路在于应将经济增长的重点转向消费,而要达成这一目标的根本关键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但问题在于,建立起一套社会保障体系却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难以想象政府会执行这一步骤。

综上述,我们可以这样对王庆先生这样说,中国不仅躲不过这场危机,其危机的破坏力还将远比美国要大的多,持续的时间也将会比美国长的多,中国这次的麻烦与1929年的麻烦有得一比。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版权问题,烦请提供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版权疑问、身份证明、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版权证明、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与上月持平,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生产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下降;大型企业pmi有所回

2024年07月09日

2024年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50.8%,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0.8%,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

2024年06月05日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2024年01月24日
2023年05月12日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88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1元,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

2023年04月20日

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经初步核算,我国2023年一季度 gdp核算结果如下。

2023年04月20日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3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2023年04月12日

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①(以下称国有企业)效益企稳回升,实现良好开局。1-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22395.2亿元,同比②增长5.0%。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6505.6亿元,同比增长9.9%。

2023年04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